10月28日,由新经济统计监测与智能决策研究团队与经济统计系联合主办的经济统计学术沙龙(2025-09期),在足交
楼6-400会议室顺利开展。本次沙龙以绿色金融与企业风险管控为核心主题,2023级博士研究生李羚锐作论文报告,朱宗元副教授进行学术点评,经济统计学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参加此次学术沙龙。

李羚锐作题为《“化解”还是“放大”——绿色信贷政策对企业信用风险的传导机制研究》的论文报告。文章以我国2006-2023年期间1421家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结合双重差分模型与双重变化模型,系统考察2012年《绿色信贷指引》政策实施后,对制造业污染企业信用风险的具体影响。研究发现:在DID模型识别出绿色信贷政策抑制制造业污染企业信用风险的基础上,机制分析表明绿色信贷政策虽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外界投资者对污染企业的投资热情,但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行业内的金融资源配置效率。该情形下,污染企业通过调整资金结构控制自身信用风险。异质性分析表明,绿色信贷政策能够为具有绿色潜质的污染企业生存提供保障,助力内部控制水平高和绿色创新能力强的污染企业抑制信用风险,避免“劣币驱逐良币”现象。此外,cIC模型检验结果显示抑制效应对信用风险位于30%分位数以上的企业更为有效,凸显出“高风险一强纠偏”的非线性特征。未来应当在保障金融稳健运行的前提下进一步激发政策的激励效应以鼓励污染企业绿色转型。

报告结束后,朱宗元副教授对论文的研究价值与严谨性给予肯定,并围绕问题背景、理论推导等论文的具体内容写作提出建议,为后续研究完善提供方向。交流环节中,参会研究生结合自身研究方向,就理论模型细节和实证报告内容与报告人互动,现场学术氛围浓厚。
本次学术沙龙紧扣经济统计领域前沿议题,不仅为师生搭建了高质量的学术交流桥梁,深化了大家对绿色信贷政策效应的理解,也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了新思路、新视角。